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日前,徐晓华新作《空间、生产、文化:全球主导力量的变迁逻辑》首映式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钱春松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分享读书心得。
据了解,徐晓华是中国儒学会文史研究员、儒学文化研究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该书由联合出版社出版,深入分析了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组织演变中具有广泛影响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等结构性因素。

《空间、生产和文化:世界主导力量的逻辑变化》封面。图片提供:编辑
徐晓华认为,中国古代王朝相对封闭广阔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庞大的人口基数、绵绵不绝的文明传承和统一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在融合中实现了自我强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钟摆移位”道路。
他在本书中的观点也非常明确:他认为中国的崛起基于三个方面。一是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不断提升的生产能力。第二,中华文明强大的自愈和重复能力。第三,中国现代文化的进步主义,为国家的重建注入了不竭的力量。 (或更多)
经过三代人的坚持,柯柯亚是如何将沙漠变成“金山”的?
波普法院最高法院提出了惩治钉枪改装火药枪罪的经典案例。
《沙溢拳》中的战和月,硬派组合刚柔相济,造就武术精神。
历史中国和现代中国如何联系?
长江是“江”,黄河是“河”。河流和河流有什么区别?
放宽公务员录用年龄释放出什么样的信号?
中新网评论:企业招聘活动也应放宽年龄限制。
历时八年半的“国产潜艇”项目能否如期交付?台防务局长:难啊!
统一的全国市场,这种统一体现在哪里?
财政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
全球竞争可控,中国好感度持续上升
陕西“北水南调”背后,水是唯一与经济相连的
70%以上的桂鱼片产自一个叫Yochun的小镇。
了解中国有山有水,有河流
“鸡派哥”热搜背后:平台不应强迫舆论
中新社专访王亚平:“向星”“他的力量”无可替代
前往深蓝色的世界!福建舰艇海试成功,三型舰载机成功起降。
奥运冠军张雨菲:让我们再次成为少年